中宏網8月27日電(記者周慧靜)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就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新進展作了回答。
劉克智表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規范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環境的一個重要舉措,這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快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為規范文化和旅游市場秩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激發消費潛力,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支撐。目前,信用體系建設的新進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制度頂層設計初步建立
2018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出臺了《全國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旅游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同時會同多個部門簽署了文化市場領域、旅游領域聯合懲戒備忘錄,對嚴重違法失信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確定了頂層設計的制度框架,從而形成了“黑名單+備忘錄”的信用監管機制。目前,長三角3省1市(江浙皖+滬)、京津冀地區在區域協同監管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進展。同時,海南、廣東等地也有不少地市不斷加快信用制度建設創新的步伐。
二是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構成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發展
我們依托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建設,改造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管理系統。部分文化和旅游行業企事業單位在信用信息應用創新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文化和旅游領域有關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信用建設逐步加快。這些信用體系建設構成要素的發展,都為加快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實施聯合懲戒夯實了基礎。
三是充分發揮“黑名單”及跨部門聯合懲戒的震懾力
目前,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流程,正在加大工作指導力度,推動有關地區將嚴重違法失信的旅游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按照工作流程列入“黑名單”,并依法履行告知和公示程序,推動實現失信信息跨部門共享,讓相關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目前,廣西已經使“黑名單”的實踐落地了,對有關市場主體也就是旅行社和導游,實行了省級和地市級兩級“黑名單”公示和懲戒,“黑名單”震懾力將進一步增強。
劉克智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深化各地對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的認知,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的配套制度,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激發消費潛力,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來源:中宏網